字級
- 大
- 中
- 小




中天寺禪繞畫展 藝術與禪意的心靈饗宴
2024-11-23
佛光山中天寺11月17日於展覽館舉辦「禪繞畫展」開展儀式,展出布里斯本畫家暨國際佛光會昆士蘭協會南二分會會員王麗惠四年來精心創作的37幅作品,住持滿望法師、昆士蘭協會會會長羅淑灃與督導長張榮基,及近50位佛光人及市民出席觀展。
滿望法師開示,從畫展中獲得「藝術的創新、人生的變化及堅持的力量」的感動,傳統禪繞畫以黑白為主,由重複線條和圖案構成,而此次畫展的作品色彩豐富、形式多樣,還有不規則的方圓形狀設計,展現了畫者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
透過藝術創作,畫者的生命從單一色彩,進入到多元色彩,從插花到拼布、畫畫,乃至窗簾製作,展現了無窮的創造力。畫者四年來從未間斷創作,毅力非凡。每幅畫都是一筆一畫親手完成的,每個作品背後都有故事,畫者從創作中獲得成長,既令人想起傳統文化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說法,也讓大眾看到繪畫與禪修的共通之處。
王麗惠的創作靈感多源自學佛,譬如「平凡富足」,畫中圓潤的中心,象徵內心的圓滿富足;四邊堅毅的線條,展現不畏不懼的力量。在平凡中見富足,在空性中得自在。又如「瓶內瓶外」,描繪一個濾水器,水從瓶內流入流出,循環不息,象徵水需要過濾雜質,如同人要過濾貪、瞋、痴、慢、疑。這次畫展不僅展示了藝術的多元性,更是生命豐富性的體現,希望未來能透過類似的展覽,讓更多人透過藝術找到身心平衡,獲得智慧提升。
王麗惠說,因先生葉茂良的因緣與中天寺結緣,自2020年開始,因在網絡看到相關影片而接觸禪繞畫,自此透過自學精進,四年來筆耕不輟,不僅深刻體會到靜心的力量,更意外地以此緩解了困擾多年的頭暈症狀;作品靈感主要來自於個人喜愛的事物,再融入其他元素進行創作,展現獨特的藝術風格。
王麗惠指出,禪繞畫是由美國人Rick Roberts與Maria Thomas所開創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任意一支筆,描繪簡單的線條、形狀和圖案,圖案通常是重複、對稱或有規律的;禪繞畫沒有固定含義,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賦予它們不同的樣子,從中獲得療癒。
羅淑灃致詞,禪繞畫的創作質樸精簡,而本次畫展每幅作品的命名也深具佛學內涵、禪意盎然,例如〈星河絢爛〉、〈種子繁盛〉,正如《六祖壇經》所描述的「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張榮基分享,在作品〈束縛與解脫〉下佇立良久,反覆揣摩這幅畫的意義,越看越覺得心開意解,彷彿所有的壓力和煩惱都煙消雲散,體會「解脫」的真諦。
中天分會會員Petra Depalo感謝中天寺舉辦如此精彩的畫展,得以從中了解了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及其在繪畫過程中達到禪修境界的方式,從而獲得深刻的學習與感悟。
滿望法師開示,從畫展中獲得「藝術的創新、人生的變化及堅持的力量」的感動,傳統禪繞畫以黑白為主,由重複線條和圖案構成,而此次畫展的作品色彩豐富、形式多樣,還有不規則的方圓形狀設計,展現了畫者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
透過藝術創作,畫者的生命從單一色彩,進入到多元色彩,從插花到拼布、畫畫,乃至窗簾製作,展現了無窮的創造力。畫者四年來從未間斷創作,毅力非凡。每幅畫都是一筆一畫親手完成的,每個作品背後都有故事,畫者從創作中獲得成長,既令人想起傳統文化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說法,也讓大眾看到繪畫與禪修的共通之處。
王麗惠的創作靈感多源自學佛,譬如「平凡富足」,畫中圓潤的中心,象徵內心的圓滿富足;四邊堅毅的線條,展現不畏不懼的力量。在平凡中見富足,在空性中得自在。又如「瓶內瓶外」,描繪一個濾水器,水從瓶內流入流出,循環不息,象徵水需要過濾雜質,如同人要過濾貪、瞋、痴、慢、疑。這次畫展不僅展示了藝術的多元性,更是生命豐富性的體現,希望未來能透過類似的展覽,讓更多人透過藝術找到身心平衡,獲得智慧提升。
王麗惠說,因先生葉茂良的因緣與中天寺結緣,自2020年開始,因在網絡看到相關影片而接觸禪繞畫,自此透過自學精進,四年來筆耕不輟,不僅深刻體會到靜心的力量,更意外地以此緩解了困擾多年的頭暈症狀;作品靈感主要來自於個人喜愛的事物,再融入其他元素進行創作,展現獨特的藝術風格。
王麗惠指出,禪繞畫是由美國人Rick Roberts與Maria Thomas所開創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任意一支筆,描繪簡單的線條、形狀和圖案,圖案通常是重複、對稱或有規律的;禪繞畫沒有固定含義,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賦予它們不同的樣子,從中獲得療癒。
羅淑灃致詞,禪繞畫的創作質樸精簡,而本次畫展每幅作品的命名也深具佛學內涵、禪意盎然,例如〈星河絢爛〉、〈種子繁盛〉,正如《六祖壇經》所描述的「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張榮基分享,在作品〈束縛與解脫〉下佇立良久,反覆揣摩這幅畫的意義,越看越覺得心開意解,彷彿所有的壓力和煩惱都煙消雲散,體會「解脫」的真諦。
中天分會會員Petra Depalo感謝中天寺舉辦如此精彩的畫展,得以從中了解了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及其在繪畫過程中達到禪修境界的方式,從而獲得深刻的學習與感悟。
最新消息
親師攜手 共育均頭好學子
2025-10-13金光明寺佛學講座 領眾航向成佛之道
2025-10-13不髒不溼不臭 高市府表揚佛光山友善如廁文化
2025-10-13香港佛光道場社教聯合開學典禮 開拓智慧的人生
2025-10-13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以戒定慧照亮修行之路
2025-10-13清德寺雲水書坊蒞均頭 學子樹下閱讀開拓視野
2025-10-13台北道場一日禪 根塵同源找回真心
2025-10-13中山二會舉辦勸募捐血 讓善美延續
2025-10-13Skyscanner趨勢報告 2026年佛館將迎更多加國旅客
2025-10-13「色、詩、賞-色鉛筆學生聯展」南台別院溫馨展出
2025-10-13
相
關
消
息